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17 (第2/4页)
生的带着亲和力。每个人的气质都不同,但像向前这样的气质,如果不做商人,杨梅都觉得亏得慌,这也正是她在‘闻湘悦’的后厨见到他时就觉得那个岗位不适合他的原因所在。 杨梅除了感慨乘车条件实在太差,她也没有什么好感慨的,钟修文和向前两个人却是谈古论今,忆苦思甜,谈得很是投入,感叹着国家的变化之大,发展之迅速。 这样的话题在火车上相当的能引起共鸣,不大的功夫,这两人的身边就聚拢了另两名参与者。 他们也是从湘省的火车站上的车,目的地也是金华。相逢即是缘,能同乘一列火车且起始点相同的更是缘中有缘。钟修文、向前很快与他们打成一片。 杨梅却是目不转睛,近乎失礼的盯着人家看,这可就是浙江商人啊!而且还是最正宗的义乌商人,靠鸡毛换糖起的家。 说到义乌的批发市场,就万万不能绕开‘鸡毛换糖’这个典故。 正文 第321章晕船 “百样生意挑两肩,一副糖担十八变;翻山过岭到处走,混过日子好过年。”这是旧时浙江义乌鸡毛换糖人独特而艰辛生活的真实写照,曾广为流传。 义乌鸡毛换糖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明末清初。早时换糖人外出所带货物一般只是本地所产的红糖,及用红糖加工的各种糖粒糖块,换取鸡毛,再将所交换来的上好的羽毛加工成鸡毛掸子后出售,余下的边角料则用来做肥料。正是靠着这样聚少成多的方式一点一点的积累财富。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糖担里逐渐增加了针线、发夹、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