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300 章 第 300 章 (第3/7页)
是闹笑话了?还不如少评几句、少夸几句,多说多错,少说少错!吴伯通倒是没有这个烦恼,他从小过目即诵,又有多年的文教经验,《五经》都是学通了的。只是方才看了一堆《礼》义,乍然读到篇《春秋》义还有点不太适应,故而他再次放慢速度细读起来。这次的考题不难,考的是“社稷是养”,出自《左传》中晏子不死君难一段。讲的是齐庄公跑大臣家跟人老婆偷情,被大臣愤而弄死了。当时有人悲痛地自杀殉君,作为齐国大夫的晏子也被询问要不要追随国君去死。晏子给了个很有意思的回答——“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为人君、为人臣的责任都是让咱的国家安稳富强,国君要是为国家死了或者逃亡了,臣子自然应该义不容辞地追随而去。至于像齐庄公这种为了偷个情把自己偷没了的情况,纯属“为己死,为己亡”,咱这些臣子又不是他的亲朋密友,为啥要陪他去死?看看,《礼记》说臣子谏国君不听就该跑路,晏子也说君王不为社稷死咱不跟他死一块。可见咱自古以来都没有愚忠的传统,当皇帝也要尽好自己的责任才配被尊重!这个题目明显特别对文哥儿胃口,哪怕是八股文的架构也压不住他的文思泉涌,写得那叫一个自然流畅。吴伯通读完文哥儿这篇《社稷是养》也觉得酣畅淋漓,甚至不自觉地击节叹赞。等他回过味来想起自己是要挑刺的,再回头重看了一遍,发现不管卷面还是文辞都找不出毛病来。小小年纪的,这破题立意写文章倒是很有一套。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