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乘风而起_第四百八十五章 嘉靖青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五章 嘉靖青花 (第2/4页)

在官窑的一些技术秘密泄露到了民窑。

    结果就是嘉靖民窑的技术水平和官窑迅速接近,一些烧造工艺精湛的民窑青花器皿,已经接近或者达到了官窑的水平。

    这是一个巨大的价值洼地,现在就连道光以后官窑瓷器,在几年前还作为购买三代官窑瓷器时,买一送一的“搭头”,民窑瓷器那就是上不得台面,只能在类似工美“市民拍卖会”上流通的物件儿,便宜得不能再便宜。

    就算是到了几十年后,历代民窑瓷器,依旧价值低廉,但是在官窑瓷器流通量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市场急需挖掘出一种瓷器来炒作。

    这种瓷器首先要价值没有得到挖掘,具备很大的升值空间;其次要品质优良,具备较高的文物价值和文化价值;第三在之前需要又类似的品种探好路子,可以借势而起。

    于是终于有人将目光投注到了历朝历代最接近官窑的民窑瓷器——明嘉靖青花的身上。

    这个市场本身良莠不齐,嘉靖青花,光青料就存在陂塘青,石子青,回青三种,又因为窑口的技术水平不一,烧出的颜色也从黑蓝的深沉灰暗到接近成化的翠蓝色,甚至蓝中泛紫色都有。

    因此品质差异极大,连嘉靖官窑器都受了多数便宜货的连累,价值不高。

    但是这一时期也是青花瓷器款式花色大变的时期。

    从明初开始,官窑瓷器和社会一样,开始变得僵化,从形制到纹样,官窑瓷都有了固定的制式,甚至连底部的款识都不能随意。

    不过这样做的结果就直接导致官窑瓷器的难以模彷,到了后来假货横行的年代,更是到了专家们都害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