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九章 创作背景 (第3/4页)
“嗯,其实除了纸、墨、印、书法、历史记录中欧阳修提到过石延年为他用澄心堂纸做书外,从创作时间上来看,作者书法的心境,也是非常符合当时情况的。” “哦?这又是何说道?”周至顿时又来劲了。 “我们先来看欧阳修的留字。”四表舅说道:“欧阳修的书法特征非常明显,还有就是他的题跋应该是离石曼卿创作年代最近的。” “来看这里,最后一句——诗,曼卿平生所自爱者,至今藏之,号为三绝,真余家宝也。六月甲子,太子少师欧阳修,复观于六一居。” “肘子,去取《资治通鉴长编》,熙宁三年的部分。” 周至转身在书架上寻了一下,取出《长编》,找到熙宁三年历史记录与欧阳修有关的那一部分:“四表舅,熙宁三年,有旨除任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欧阳修坚辞不受,改知蔡州。” “也是从今年开始,欧阳修改号六一居士。”周至的语气里充满了佩服。 “那是我记错了。”四表舅说道:“看看四年。” 周至往后翻了几页,对四表舅读书的细致程度不禁叹为观止:“啊这里,熙宁四年,六月甲子,除太子少师,居颍州。六月甲子,时间也对上了。” 四表舅指着贴子上欧阳修留下的“复观”二字:“那欧阳修跋文的创作年代基本就可以确定了——这是欧阳修完全离开政治舞台的时候,翻阅到亡友的书帖,而留下的文字。” 说完又指向石延年的字迹:“和这个一起,应该是分别创作于欧阳修政治人生的两个关键节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