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九州乱局 (第3/7页)
下。 可就在这座城下,成了大友家势力的拐点。 大友氏因为此战,失去了直臣佐伯宗天、田北镇周、筑后国人蒲池鉴盛等多数重臣和幕下有力武将以及兵力。 更令到后来在大友支配地内的秋月种实(筑前国)反抗和龙造寺隆信(肥前国)谋反,进一步引发国内有很多有力国人离反,大大削弱了势力和领国。 耳川之战的影响有点类似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战后大友家势衰,九州成为龙造寺、大友、岛津三足鼎立的局面。 大友家失利的最重要原因,就是陷入家臣的内斗,内斗的原因恰恰和之后宇喜多sao动事出同源——本土宗教与基督教之间的矛盾。 宗麟这个名字是大友义镇在1576年将家督让给儿子义镇后改信切支丹后改的名字,原本他改信切支丹,不过是为了更加方便的获得西方的武器。 谁承想宗麟直接被西方传教士忽悠瘸了,真的信了教,开始在领内鼓励基督教的传播,出钱帮助他们修建教堂,并且和西方一样,给予一块土地作为教堂领地。 这样一来就导致和大友家底层武士之间出现矛盾,为什么我们拼死拼活获得的领地,比不上西方和尚说几句话? 与此同时,大友宗麟虽然隐退了,但是依然没有放权,使得他与儿子大友义镇之间也产生了矛盾。 更要命的是,他在信教之后,开始重用同样改信切支丹的家臣,这就导致其与家臣之间不信任加深。 大友宗麟改信切支丹的2年间,陆续和儿子、家臣、底层武士出现矛盾,就这样的前提下,别说他带4万人进攻日向,就算40万人也不过是人心各异的乌合之众罢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