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 汪伪之逆(第一更) (第1/4页)
当然,时事混乱,安逸只是暂时的。汹涌暗流往往藏于余生等人不知处。 早在一九三八年八月至九月,周佛海便派代表梅思平与日本首相近卫的代表松本重治在香港谈判,松本重治对梅思平许诺,日方“不要领土、不要赔款,两年内撤军”。并以此条件,支持汪精卫的和平运动。 到了一九三八年十月,汪精卫在接见海通社和路透社记者时都表示,目前并“未关闭停战之门”。汪精卫将轰轰烈烈的抗战视若无睹,一心求和。 一九三八年十二月十八日,汪精卫离开重庆,十二月十九日,汪精卫逃往河内,周佛海、陶希圣同往。随即,国民政府派正在河内的外交部长玉宠惠拜见汪精卫,又派陈布雷前往河内劝汪精卫改弦易辙,被汪精卫拒绝。 一九三八年十二月十九日,日本外相有田声称“九国公约”的原则已经不能无条件的应用于东亚新格局,并将限制第三国在东亚行动。 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二十日,陈公博自成都飞昆明,转河内,追随汪精卫叛国。同日,中国国民政府外交部驳斥日外相狂言,之处日本图谋独霸东亚意图极为明显。 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日本政府发表第三次近卫声明,重弹“日满华三国应以建设东亚新秩序为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共谋实现互善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的老调。 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