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抗日上海滩_第三十九章 公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公愤 (第1/4页)

    刘湛恩的追悼会,定在四月九日,而入殓下葬的日子则定在四月十九日。按理来说,这并不符合中国传统的葬礼。可是,中国传统的葬礼习俗本就是五花八门。刘湛恩与王立明又都曾留学海外,受西方思想影响较深,所以,便一切从简。只准备两场仪式,一场是追悼会,并在追悼会后留出十日的时间,以供刘湛恩生前天南海北的知交好友前来吊唁。

    这个时代的冷藏技术毕竟有限,在满足众人瞻仰遗容的前提下,尸体只能保存十日时间。十日后尸体腐坏,便是对死者的大不敬了。

    追悼会在贝当路五十三号国际礼拜堂举行。刘湛恩追悼会之日,共有上海滩各界知名或不知名的人士两千余人到场。沪江大学全体师生佩戴黑纱参加追悼会。

    默哀结束,敬献花圈后,王立明登台致悼念词。悼念词并不长,一说纪念亡夫,再说谴责凶手抗击日寇。然后,王立明向众人道:“为纪念亡夫,我王立明今日将姓名前加一刘字,改名为刘王立明!而所受到的奠仪将转交给上海国际红十字会,用于难民救济工作。”

    众人感喟不已。而刘王立明虽然见识广博,能力出众,可此时也有些支撑不住,被众人扶下台去。然后,青小艺替刘王立明宣读各界的吊唁电文。刘湛恩在海外华侨与中国高级知识分子中影响极大,又是遭人刺杀而惨死。众人物伤其类,所以,唁电极多。国民政府、中华基督教协进会、美国浸礼会、美国南方浸信会、冯玉祥、陶行知、邹韬奋、郑振铎、罗家伦,无数后世如雷贯耳的名字,都出现在刘湛恩的追悼会上。

    而众人所不知的是,与此同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即军统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