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抗日上海滩_第二十章 菊与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菊与刀 (第2/5页)

致,而不讲求原则的小人。并认为这种人并不能与周围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

    而日本人对于一个人的要求,则变成了无论是不是同,但是一定要和!如果不同,则可以不和,可以拔刀相向!

    这种干脆果决的处理方式,使得日本人成为一个君子和小人混同的,奇怪的矛盾体。

    这样的要求就使得日本人在与别人不同,却又不能拔刀相向的时候,讲究一个“忍”字!而这一个人“忍”,便是刀悬于心,需要极强的精神力和意志力。所以,日本人对于精神意志的肯定与追求,远超过中国人!

    这一点对于这个民族的敌人而言极为可怕。正因为这种极端的精神追求,所以,日本人会有剖腹自杀,会有武士道精神,会有忍者,会有丝毫不顾及自己与他人生命一去不回的神风突击队,会有二战战败后的“举国玉碎”,会有塞班岛一万多自杀的平民,会有日本老兵孤身奋战数十年而绝不投降!

    这种对于精神的极端追求,到了极端处,已经成为一种可以不择手段的哲理。对于自己的生命都不重视,又怎么能指望这样的价值观重视他人的生命?三十万人的大屠杀自然是理所当然……

    反观之中国人,其传统文化中虽然也有杀身成仁的例子,但是,讲求的却是要活下去,讲求好死不如赖活着。中国人的奋进与洗刷耻辱并不是依靠玉碎,而是依靠顽强的求存能力,有道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只要一息尚存,只要手中还有筹码,便总有翻本的机会,便总会反败为胜!

    虽然并不容易比较,这两种相似而截然不同的性格,哪一种更有利于生存,更令人敬畏。但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