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二章杀降乎 (第7/8页)
然则,不管如何征战杀伐,不管大战如何血流成河、毁家灭国,有一原则自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始终都是不变的,这便是不杀已经放弃任何抵抗之降卒战俘。(野蛮部族,也有杀降食rou以增强勇力之说,故此处冠以文明二字。) 战胜一方让战俘做奴隶做苦役,以种种方式虐待战俘,人们固然也会谴责也会声讨,然则仅此而已。弱rou强食乃人间至永恒法则也,人们对战胜者总是怀着敬畏之心,便也在道义上给予了更多的宽容。 然则,人世间的事不论如何纷乱难解,也总是有极限的,一旦你跨越了这道极限,即便强力不能将你立即摧毁,那骤然齐心的天道、人道,那指责、斥骂,那狂风暴雨一般的唾沫星子,也会将你永远地淹没是也 诸多的文明时代之极限中,战场不杀降,便是最为醒目之一条也。 自三家分晋以来,兵争无计其数,战国大战连绵,人口死伤无数。然则也是这战国大争之世,反战非兵之论,也随之大起,天下对杀伐征战的声讨,竟形成了史无前例的大潮。 战争乃永恒之血腥,乃难以避免之武斗最高形式,正是各家征伐不休之话题。战国之世,那墨、儒、道三家显学,可谓杀伐对征战深恶痛绝。 “春秋无义战”、“善战者服上刑”便是大儒老孟子之警世高论。圣人老子则说:“兵者,不祥之器。”、“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更有墨子大师“兼爱、非攻”之说风靡天下,大斥兵争之不义,倡行以“义”为兵战之本。凡此等等,三家显学对征战尚且如此汹汹咒骂,更何况杀降乎?果真杀降,且一举便是斩杀秦军降卒三十万之众,天下便会祭起天道、人道之大旗,将你永远埋葬在可怕的诅咒之中,如此而已,岂有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