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_第 190 章 第 190 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 190 章 第 190 章 (第1/6页)

    杨一清既然让学生给带信,信中自然少不了夸赞学生的话,

    李东阳读完后便对眼前的后生更为喜爱。他收起信,瞅了眼刚才一直凑在自己边上探头探脑的文哥儿,抬手薅了把他的脑袋,笑道:“往后可不能随便偷看旁人的信。”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要是换成旁人,他自然不会胆大包天地偷看,李东阳不同,李东阳和许多人的往来信件都属于半公开状态,遇到特别有趣的还会带到文会上传看。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李梦阳能考出个解元,过目忘不忘不知道,一目十行的能力还是有的。他把文哥儿的“大作”读完了,看向文哥儿这个小娃娃的眼神就变得有些复杂。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文哥儿是正月初一出生,今儿刚好六岁。六岁写起文章来便能这样旁征博引,当真很了不起。

    实际上在杨一清那边,李东阳的来信同样处于朋友圈公开可见状态,他们参加杨一清主持的文会时也没少听到李东阳这个“小弟子”的佳作和事迹。

    只是人不在眼前,大家都还意识不到六岁是多小一娃娃。现在面对面见了,李梦阳才意识到“六岁”以及“小神童”是怎么个概念。

    “我还是头一次瞧见这种叫人耳目一新的看法。”李梦阳望着文哥儿调侃,“若是多攒一攒,说不定可以出一本别开生面的诗话。”

    明朝读书人大多最爱读《沧浪诗话》,可以说是大伙品诗的指导方针。

    诗读得多了,自己也爱写,比如李东阳写《怀麓堂诗话》,杨慎写《升庵诗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