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_第 237 章 第 237 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 237 章 第 237 章 (第1/5页)

    朱祐樘夫妻俩哄完儿子,召来杨夫人私下聊了聊,才知晓文哥儿为了给太子安排音乐课掰扯了那么多。这听起来,很有那么一点道理。古人时常写什么《长歌行》《短歌行》,起源于巴蜀民歌的《竹枝词》更是至今都还很流行。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自古以来都是想怎么唱便怎么唱的,太子学唱几句也没多大问题。朱祐樘道:“既然是小先生的主意,便让小先生教吧。这《三个和尚》虽是大白话,却也不失教诲之意,话糙理不糙。”至少经过朱三岁兴致勃勃地给他们来了个魔音绕耳,他们夫妻俩在用人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想一下“这件事派的人多了是不是反而办不好”。毕竟三个和尚没水喝!这种情况他们是遇到过的,有些事他们吩咐下去,拖着拖着就没影了。你要找人来为此负责吧,就发现他们都各有理由,声泪俱下地说得你没法把他们统统治罪!就是因为真的曾经深受其害,朱祐樘听着这“三个和尚没水喝”感触才特别深。由始至终,小神童给太子教的都是“王道”啊!杨夫人听出朱祐樘话里对文哥儿的嘉许之意,识趣地没再多说什么。她正要告退,又听朱祐樘叮嘱她挑几位女史,往后负责记下文哥儿给太子讲课的内容。这事儿由杨夫人单独做太劳累,由别人做朱祐樘又不甚放心。他仍记着东宫时的情分,总觉得旁人做事终归不如杨夫人细致。索性便让杨夫人来安排。对于朱祐樘亲口吩咐的事,杨夫人自是喏然应下。有点正事办也挺好,不然她总觉得自己在东宫很多余。另一边,文哥儿不知晓东宫要多几个记录员,回到家后想到自己教太子唱了新歌,对弟弟meimei也不能厚此薄彼,便把《三个和尚》也教给了弟弟meimei。至于王守俭,他表示自己快满九岁了,不学这种幼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