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_第 163 章 第 163 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163 章 第 163 章 (第3/6页)

 文哥儿谦虚地说道:“都是老师教得好。”

    这些事确实是李东阳这个老师教给他的没错。

    奏本交接完毕,文哥儿一步三回头地走了,仿佛生怕自己的心血之作没有被好好对待,看得人乐不可支。

    等文哥儿走远了,元守直便过来了。

    听那官员说文哥儿来递了奏本,他有些纳罕,坐下叫人取来给他看看。

    他们要汇总每天从各地、各个衙门递送过来的奏本、题本等等,做成小册子送去内阁等阁老们查阅。

    内阁那边又会按照事情轻重缓急把重要奏本挑出来给皇帝朱批。

    毕竟皇帝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天也就能仔细看那么二三十本奏本(前提是别像丘濬那样随随便便写一万字),换成个懒惰的皇帝可能连这个数都达不到,可不就得挑拣着重要的往上呈报吗?

    元守直把文哥儿的奏本看完了,满脑子都是“是不是得把亲爹送去上学”。

    按照文哥儿的说法,社学要是有了这个老年班,只需三五十年便能做到大明上下人人都能粗识几个字——

    想想看,到时候现在的小孩儿长大了,他们在社学识了字;现在的中年人老了,他们会陆续去老年班识字;至于特别长寿的那些人,更是早就上完了老年班。

    到时他们大明可不就人人都识字知礼,成为前所未有的全民识字社会吗!

    这可比书中的大同社会还要厉害,毕竟大同社会想的只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他们可是连耋耄之年的老人家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叫他们即便到了暮年也不虚度光阴!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