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8节 (第3/5页)
“他那卷纸肯定不是在耕读堂买的,唉,所以说有些钱省不得。” 朱庭樟附和点头,“也就贵个十文,权当买个安心。” 黄五哔哔,“权当?你可真识货! 鲍芜这纸,可是为了印顾琰之那些玩意儿特别改良的,原料全用的竹子,成本贵了三成不止,产量还低! 哼,但质量确实杠杠的,不晕墨、不易破,还自带清香。 现在不止考试,各地官员的奏折、文书,也指定要用竹纸,早就供不应求了好嘛?” 他吹嘘的纸,正是小顾同学以需求倒推生产技术革新的第一批产物——休宁竹纸。 鲍芜也是个奇人,与李玉、黄五碰上,可谓强强联合。 一个最有吃苦耐劳的钻营精神,肯花大把时间和精力做产品研发。 一个惯会走四方,无论小顾同学提出什么设想,他都能五湖四海地替他搜罗样品、技术,有时候甚至连手艺人也一起扛回来。 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研发效率。 而最后一个大jianian商,有资本,有人脉,专管前期投资和后期销售。 倒是形成一个完美闭环。 这造纸业才半年,就已经很有起色。 这不,今年甚至拿到了官方offer。 前头印卷的书生团灭三分之二,总算轮到黄五。 他得瑟地将卷子递上去,回头朝着原疏挤眉弄眼。 四十来岁的印卷管接过卷子,拇指沾点口水,往正卷上这么一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