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7节 (第1/5页)
咳,显然一条也无。 上游因神宗迁都,大兴土木。 单建皇城,就伐尽了川蜀松楠良木,后来国都基建,川蜀无木可伐,又扩张到贵州、湖广。 前十几年,光是运送这些木材,开山、辟路、运输,就从四川、湖广、江西诸省征派更民百万余。 劳民伤财之深,谈何保土? 下游直隶,淮河入江。 累次洪灾以至于泥沙淤塞尚不及清,自顾不暇,哪里有人力财力疏浚河道? 至于中游湖广、江西,祸在圩田。 侵湖围田,古来有之。 直至彭蠡、云梦等涵水分洪的几大泽皆被蚕食鲸吞,江洪遂起、遗祸无穷。 前几朝统治者早已发现端倪,治江之要,在保湖,保湖之要,在杜绝盲目的围湖造田。 是以新朝,太祖、高宗以前车之鉴,作后事之师,陆续颁布了多条禁垦令。 可政到神宗朝,各地阳奉阴违,以至于短短三十年间,八百里洞庭愣是被侵占去三分之一。 没办法,建都要钱粮,打战要钱粮。 天府忙着砍树,农耕荒废;苏湖又要留给儿子当老本。 如此算下来,泱泱大宁,神宗能逮着可劲薅的羊毛,只剩湖广一带。 于是,朝廷分摊下来的粮税解额一年重似一年,地方官员无法,只得不要命地开源。 长江不同于黄河,自古就以平和著称,水患更是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