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殿下 第166节 (第5/6页)
臣收买了。” 郑太后一乐,“你这也够刚正不阿的。” 齐尚书谦逊的欠欠身,不再玩笑。“臣估摸着,公主约摸就是想各处看看。娘娘放心,臣已叫上了小楚将军,我们多带些人,纵是去人多的地方,也冲撞不到公主。” 郑太后颌首。 小时候挺沉静的孩子,越大越皮,可小孩子还不能闷着养,不然,闷的蔫瓜一样,岂不闷傻了。 荣烺臭美完毕,过来这边说话,辞过祖母,就同齐师傅一道出行了。 她当真先去帝都府施粥的地方看施粥。荣烺经常出宫,她并不是没见过穷人的孩子,这些百姓的穿戴自然不大好,模样也是透着寒苦。 其实,看不大清模样,寒冬腊月,身上多是打着补丁的旧袄旧衣,衣裳保暖性差,人们就围的格外严实,露在外面的眼睛冷滞瑟缩。只有几个孩子好奇又胆怯的打量着荣烺一行。 荣烺一行,浩浩荡荡,守卫的官兵都没敢拦。 荣烺看一眼锅里在咕嘟咕嘟冒泡的粥,看眼成色,挺稠的,书上说,要插筷不倒。荣烺要来筷子一试,虽然插筷有些歪,不过的确没倒。 她嗅嗅气味,同齐师傅道,“这粥味儿很怪,有点难闻。” 齐尚书为她细心解释,“小姐,这是陈年糙米,自然是有些陈旧味儿的。” “这不是坏了么?”荣烺很有怀疑精神。 边儿上一个穿着酱色袍子一把稀疏胡须的老年官吏说,“贵人放心,前几日皇子殿下亲自来叮嘱过,让小臣等必得将粥熬好,周济贫寒百姓。这米虽陈,小臣们却不敢有丝毫马虎。” 荣烺点点头,“你有心了。” 老年官吏道,“陛下天恩,开仓赈济,小臣不过依吩咐办事。” “那也有办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