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775 (第4/4页)
长官官称“宣慰使”,是负有承上启下的一个地方区划的军政最高长官。 宣慰司这一机构最早见于金朝,元朝时在全国范围内普遍设立。 到明清时则只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宣慰司数量比前朝要少。 元世祖忽必烈时将每个行中书省划分为六十个宣慰司,每个宣慰司下辖大约180个路(州)。 宣慰司起着上行下达的作用,据元史记载:“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 宣慰司置宣慰使三员(从二品),宣慰司同知一员(从三品),副使一员(正四品)和经历、都事等官。 如播州宣慰司,播州既是地名,又是一级行政区划,宣慰司是播州区划内的最高官府,宣慰使是播州区划内的最高军政长官。说白了,这宣慰司类似于大明驻属国的使馆,而且宣慰司是有驻军的,人不多,大概是一千多人,负责保护宣慰司。 可你安南打澜沧,我们不管,但是你侵扰我大明的宣慰司,那就是个问题了! 第498章 成化十八年 尤其是此事还发生在要过年的时候。 属国来朝,结果安南竟然干了这种事情,还好意思来大明朝贡,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要不是大冬天的,海面上突然出现了不少难民,他们还不知道,南边竟然短短两个月之间就有一个小国被灭了。 鸿胪寺的人去问安南使臣,结果安南使臣也一脸懵逼样,他们是八月份就启程了的! 跟着大明水军到的大明,在海边口岸那里交易了一些东西,存在那里租赁的仓库里,然后轻车简从带着贡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