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都别碍着我捡漏_八零之都别碍着我捡漏 第20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八零之都别碍着我捡漏 第206节 (第4/7页)

不轻,看这孙子更是没好脸色,不过勉强忍着,把那孟香悦父母叫到家里,谈了谈情况。

    孟香悦父母来的时候,陈蕾也跟着来了,要求了一堆,陆老爷子心里不痛快,自己干脆不管了,就让陆守信夫妇两个自己看着办。

    初挽自然不凑边,反正别提她,提她就是忙,忙得没功夫,她只是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婶婶而已。

    再说初挽确实也很忙,这几天易铁生从景德镇回来了,说起景德镇的情况。

    景德镇凭着高岭土和松柴木一直都是瓷都重地,解放后,国家施行人民公社化生产,兴办十大瓷厂,将那些大小瓷厂窑房收编,统一生产,这个时代的景德镇瓷器可以说是中国甚至全球最高制瓷水平,这也就是大家所说的“567红色官窑瓷器”。

    不过这几年,情况却大有变化。

    一个是现在瓷器厂进行企业体制改革,实行私有化,一切向市场经济看齐,一个是要提高效率,改进生产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景德镇瓷厂陆续引进煤窑、煤制气隧道窑和燃油隧道窑,进行程序化生产,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效率。

    这么一来,原本的柴烧窑便逐渐淘汰了。

    易铁生喝了口茶,道:“我问过了,一座柴烧窑只能烧六七十次,要烧松柴,烧一公斤瓷器需要两三斤松柴,而且烧制过程需要挛窑户检修,需要专业的把桩老师傅,关键是稍有不慎,就烧坏了,白费了。反正一般没那个钱的,不敢轻易动火。”

    初挽没说话,只是听着。

    易铁生继续道:“张育新师傅在一家私人柴窑,那个柴窑以前属于村里的,所用的人马都是村里人马,解放后被收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