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戏明 第381节 (第3/6页)
伪了! 李东阳笑着说道:“陛下此番应当是希望能激励后进。” 不说文哥儿,只说榜眼陈澜二十五岁、探花朱希周二十三岁,便是难得的! 于科举的各级考试上,只要考生水平相差不远,考官们其实都更倾向于让年轻些的排在前头。 积累多年、为人老成的年长考生固然可用,可科举到底是抡才大典,是替朝廷选拔人才的,当然更看重才华高的、能力强的。 这些年轻考生能用更短的时间达到年长考生同样的水平,说明他们学习能力明显更强,为什么不选他们? 谢迁也是难得地为学生高中露出了欢欣之色。 学生三元及第都不开心,什么时候才开心? 刘健最后才拿到御批名单,不出意外地在最前头瞧见了“王守文”三个字。 他在阅卷过程中也认出了文哥儿的字迹,只是没跟任何人说起而已。 刘健对这个小孩儿也是寄予厚望的。 记得当初文哥儿刚学习写文章就屁颠屁颠拿来向他们请教。 这小孩既爱听别人夸奖他,也听得进别人的意见,那积极受教的小模样儿叫他这个那么不爱说话的人都忍不住多点评几句。 只是刘健没想到文哥儿这么快就正式下场应试了。 刘健拿到文哥儿的答卷时左挑右挑,没挑出错处来,最终还是顺从心意在上头打了个圈。 那答卷毫无疑问也成了拿到最多红圈的卷子之一,被他们这些读卷官呈到御前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