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证巅峰_第148章 论餐桌的重要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8章 论餐桌的重要性 (第1/7页)

    说归说,做归做。

    身为某人的开山弟子、咏春速成学员班班长兼大师姐、实验田里的第一棵幼苗,久米千代很久之后才学到听劲儿。

    没办法,实验投入的精力不是大路货可比的,不说朝夕相处,起码也要有固定的学习时间,这样才能查看进度、调整计划。

    难得有个这么乖巧听话的meimei,不找她找谁?

    按李老三的说法,记名弟子最省心,只要招式看起来像那么回事儿,师父就会找个跟他同为记名弟子的路人甲互练黏手,学到几分是几分,对练亦是如此。

    反正但凡有一个徒弟能打,就不能说师父骗人不是?

    正式弟子比记名的货色强一些,先桩马、后套拳,待招式的形和力都达到要求之后,师父才会教授黏手,并且只教招式应用,不教听劲儿。

    等到寻桥也达到要求,黏手会逐步向同门较技转变,一般是由同门喂招,逐步提高出招的速度以锻炼反应力。

    到了这一步,正式弟子就可以在师父的看护下接触实战,然后便是师父勉励几句、徒弟磕头并收拾铺盖下山,粉嫩的萌新就此步入江湖。

    入室弟子的待遇截然不同,不仅有资格继续学习标指和听劲儿,而且师父会手把手的、从桩马开始重新教。

    ——核心的功夫从来都是口耳相传。

    按老秦的设想,他徒弟的待遇其实跟记名弟子差不多,区别在于他自己会全程陪练,并且更加注重力量和实战。

    身形必须正,发力别有太大的错处,十天半个月左右就开始练习黏手,一套小念头学完就天天喂招,寻桥毕业正式开打!

    要的就是速成。

    学俩月,单挑流氓;学半年,混混一打三;学一年,能跟业余拳击手拼个平手;学两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