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1章 一问三不知 (第5/5页)
手的机会将豆腐泡抢走。 “这叫筷斗,也叫筷子舞。”三师兄边嚼边介绍:“咏春拳讲究龟背鹤身,手指就是鹤喙,等你手腕上的功夫练到家,就该练手指了。” “不能提前吗?你看我这模样,练手指刚刚好。”这货顾不上外室和meimei了,指着自己尚未消肿的脸和脑袋上的纱布卖惨。 “少来这套。”李老三早知道他见便宜就上,没好气道:“明劲儿要节节贯通,先骨干、后末梢,学的越多领悟就越慢。” 顿了顿,又道:“咏春的拳法多用肘底发力,再就是手腕上的功夫,你现在不能大动,多练练藤条劲儿吧。” 菜空肚满,三师兄起身比划着:“藤条软中带韧,你一压它就弯了,再一压它又弹回来反抽,这就是藤条劲儿。” “咱们华夏人单论肌rou比不上洋鬼子,老祖宗的功夫里也不求这个,一挡、一卸,攻击的力道就消了大半。” “碰见身强体壮、卸都卸不干净的,那就借、转,身随劲走,借对方的力量闪避和反击,就像藤条一样,力量再大也没用。” “你得把身子练成藤条,慢慢体会挡、卸、借、转之间的发力和重心转换,否则拳架子一散,什么都白扯。” “练功讲火候,我小时候耐不住性子,我爹就让我饿着肚子熬汤,小火慢炖,把一锅汤熬成一碗,这一碗就是我的晚饭。” 提起练功,李老三感慨良多。他天生性急,如果没有李八指硬生生的打熬,哪有今天这一身功夫?? “师弟,你是练武奇才,人也聪明,哥别的不怕,就怕你沉不下心,遇着关口了总想绕过去,记住,功夫靠磨,没有捷径!” 秦战重重点头。黄粱梦庄周的再证巅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