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章,开辟敌后根据地 (第3/4页)
,抗日武装往往选择山高林密的偏僻地区,建立抗日的根据地。 这些地方历来经济落后、灾害多发、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田地贫瘠,许多地方平均亩产不到100斤。 一边是烽火连天的战场,一边却是食不果腹的艰难境况。 八路军拿起枪抗日,放着枪挥动锄头,开辟荒田种粮食,搞生产。 从1938年开始,抗日根据地创建了自己的纺织厂、硝皮厂、石油厂、煤矿、印刷厂、造纸厂、面粉厂等工业企业。 根据地政府为发展经济,还施行了减税政策,发放低息贷款,鼓励华侨和工商业者到根据地投资建厂,兴办实业。 说到这儿,旅长还殷勤地询问,有没有在根据地开办工厂的想法? 只要把机器搞进来,土地,厂房,人员,根据地政府都会竭尽可能的协助搞定。 “咋的,大旅长也要玩招商引资啊?” 袁朗没想到,来到这个年代还有外资待遇。 他是一没有需求二没有机器,不然非得开几个矿。 不为别的,就是玩儿。 一说家里有矿,倍儿有面子。 回到正题。 抗日根据地在经济建设上的成就,保证了充足的财源,由此也保障了八路军,在抗战前线上的各种军事需要。 兵工厂生产的枪械,边区造手榴弹,复装子弹等等,都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告诉你点别人还不知道的数据,过些日子才有可能宣布。” 旅长要给袁朗亮亮肌rou,说是八路军近年来统计的数据。 到40年,也就是今年。 八路军正规部队,由抗战爆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