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_第二百七十六章 县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六章 县试 (第4/6页)

以往经验来看,一次取四十人左右,差不多就是二十取一。

    看起来录取概率不高,但其中很多人就是来滥竽充数的,别说写文章,让他背默四书都困难,真正有能力角逐这四十个名额的可能也就三四百的样子,以三年两考计算,基本耗个十几年总会过关。

    当然每一届考生水准参差不齐,哪一届教学质量比较高,就会出现同窗同考的情况,比如说哪位名师收的私塾弟子一起参加县试,他们通过没问题……而对那些水平相对一般的人来说,就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名师的优点,除了把基本的四书五经及经义教会外,还会教导学生如何写出正统的八股文,有时候文章好坏先不论,仅就文章的工整性而言,对那些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的考生形成碾压之势。

    这就是科班出身和野路子的区别。

    这种情况,会随着科举的深入,到府试、院试后差距才会逐步变小,最终成为才学的比拼。

    而到了乡试……

    有时候才高都不管用。

    ……

    ……

    坐下来,朱浩把左右门板拼起来。

    矮木板当凳子,高木板当桌子,朱浩坐上去试了试,还算牢靠。

    乡试前的考试,没有给烛的惯例,也就是说当天考试当天结束,入夜前自动收卷,过时不候,不能在考场过夜。

    如果考的内容多,就分场次。

    比如说县试,就分为正场和覆考两个主要场次,只要正场的四书文过关,县试就算过了,后续的覆考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