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老的古镇嵩口镇 (第3/6页)
正七年(1729年),据传为清乾隆年间月洲村名人张谦所建,此庄历时5年才修建好。整个寨堡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外圆内方,据说,寨中建有房屋120间。在青石堆砌的庄门上,豁然醒目地刻着三个楷体字“宁远庄”宁远庄卧伏于山丘之上,虎视远方。这是一座曾经威武的塞堡,至今283年历史,依旧卧于丘巅,与世人对话。 在宁远庄的大厅墙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已经贴有二百多年的喜报。上面写着,某年某月某日某某人考中贡生、进士等,落款年代有清雍正、乾隆、咸丰等字样。看了这些喜报,再看一下庄内门楣上有一副对联,就知道当时的人们,是怎样教育后代的: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在读书!横批是:安宅在仁! 端公坂厝又称“继善堂”系林氏传人林朝培于嘉靖年间所建。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有房96间,现保存完好,还有乡人居住。端公坂厝的窗花木刻,精美灵现,至今保持依然完好,又因临近镇府,来去方便自由,值得到此一观! 我们于23日早晨去万安堡。因为计划还要去两处未开发的自然风景区,故在万安堡,也只是走马观花,匆匆拍了几张照片,便一走了之。万安堡又名“太平堡”据当地老人们传言,这堡原是张家修建的,后转卖给方家。万安堡建于清朝咸丰年间,距今158年,占地面积2200多平方米,有房子80多间,外围墙高约10米。 在万安堡里,当年十九路军抗战时路经此处,留下“倭寇不灭,军人大耻;抗战到底,还我河山”的悲言壮语。万安堡的外墙气势宏伟,墙基由大樟溪的鹅卵石堆砌而成,上面长满历史的青苔;外墙上部由三合土打圶而成,在岁月的冲刷下,长满深深的皱纹。整座古堡外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