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山文集_采风南安向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采风南安向乡 (第3/4页)

一看,你能看见两个侧枝对接中间有一处隆起的小树疱,因为树木的养分是由下往上传输的,所以当这两枝连理枝的养分输送到对接处时,就会形成连理枝的对接小树疱。吴老师还告诉我们,附近若有青年男女结婚,都会跑到这里来拍张照片,以示白头偕老、永结连理。

    登上五台山,就是“昭惠庙”的顶庵了。除了一块元代保存下来的“五台”石刻、和清代时的“霓羽仙坛”石刻之外,还有朱相公墓和五伯僧墓塔。朱相公原名朱庆云,五代后唐年间福宁人(公元934-988年),后唐之未宋初年间统兵歼剿泉州匪寇,死后葬于乐山。五伯僧墓塔是五个住持僧人的墓塔,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重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它的旧址则因年代原因,已经全部荡然无存了。我们眼前所看到的,是在一片旧址之上新盖的“昭惠庙顶奄大殿”虽然很多古老的东西会随着岁月而慢慢消失,但是,有些东西却是我们人为破坏和不重视保护所造成的。翻开昨天的历史,某些悲剧是值得后人深思的。

    从五台山“昭惠庙顶庵”乘车往下行走,我们去寻访一株千年的古榕树。这株据说有一千多年的古榕树树冠巨大,我们的相机竟然无法拍到全景。虽说它树形庞大,似有千年历史之风,但我们并没有找到有关于这株古榕树千年的历史佐证,实为一件大憾事。离开了千年的古榕树,我们一行人来到位于杏田村南面的“凤聚塔”据史载“凤聚塔”建于清乾隆年间,因为建塔时呈现百鸟齐舞的壮丽景观,故名“凤聚塔”!塔上有诗云:“天开胜概地钟灵,毓秀发祥凤聚名;塔耸凌云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