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4章 (第1/3页)
其二是生命的传递。 目的都是为了生存。 第一种方式,代价非常大,这需要有丰富的资源,任何的意外都有可能摧毁这个生命,单纯的修复损伤永生,并没有意义,况且错误会累积,累积到无法修复的时刻。 而第二种,相比之下就要好用许多。 生命的活动需要物质交换,换取必须的物质能量,也就是吃,而活动需要消耗物质能量,也会积累损伤,修复损伤同样需要大量消耗能量。 怎么办? 基因用了一种聪明的办法。 分裂。 以最简单的生命细菌来说,分裂也就是复制自身,群体数量的扩大,自然的会增加抗风险的能力,即便被外力摧毁一部分,少量的存活个体也能保证基因的延续。 这并不算完,生命的磨损任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分裂的时候,如果磨损带到新的个体之中,随着数量的增加,很自然的整个群体都会充满这种磨损,结果上而言,是自取灭亡。 对策是,把全部磨损留给老的个体,新的个体不具有磨损,如此循环下去,磨损在理论上就会被一直不断修复。 那么老的个体怎么办,让它去死。 活着不过是浪费资源而已。 人选择的,就是这种策略,机制虽然复杂了许多,但根本是这样。 新的个体一降生,就会经历磨损,基因在工作中会出错,这是正常的现象,出错就修复。 人这种复杂的生命,并不能像细菌那样简单的完成分裂。 基因此时的选择只有一个,全力修复磨损,维持机体正常功能。 直到该个体成熟,可以传递基因延续生命后,基因会选择性的关闭磨损的修复,此时,磨损会不断累积,直到该个体被摧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