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0章 大圣伏魔真经与佛法革新 (第3/5页)
,手持禅杖,漂浮于以烟波浩渺的湖面上,四周莲花朵朵尽皆盛开,看上去,威严中又透露出了慈善的气质,端的是佛法庄严。 画画的这位通秀大师,俗家姓周,据说是创立周家样佛画的周昉子孙。 画技当然是没得说的,但张昭最满意的,还是佛陀的眉眼。 这到不是说画得像他张昭,他就很满意,而是因为在此之前,佛教的佛陀、罗汉等形象,大多是天竺式的。 我们后世看见的有些佛陀像长得的奇形怪状,就是因为他们所画,并不是依照汉人的眉眼来的。 张昭让通秀大师做三十二莲花应身像,还要拿来他审查的原因,就是从今日起,河西佛像眉眼,一律要按照汉人的相貌来画了。 那种番僧像也可以画,但仅限于释迦摩尼等本就是天竺之人。 “法王,弟子等审核大圣伏魔真经,发现我凉国所在当为正法地。 大凉以西,当为传法地,大凉以南,当为护法地,中原之地为善法地。 共分四地,由轮转圣王分四应身佛普度众生。” 龙辩极为恭敬,完全是在按佛门子弟参见佛陀的态度对待张昭的。 所谓四地,是张昭提出,一众凉国高僧弄出来的佛门四象。 按照大圣伏魔真经的解释,张昭于天竺灵鹫山灵鹫宫得佛祖传道提点之后,天下佛门就发生了变化。 天竺之地佛法衰微,已经失去了成为佛门本源的根基,当为护法地,要由轮转圣王开宗立派后,再派信徒前去护法。 大凉以西,也就是河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