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唐儿归_第296章 栽赃嫁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6章 栽赃嫁祸 (第5/9页)

  经过三四年的亲自教导学习,这几十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此次展现出了不俗的能力。

    他们有一定的理想,处事能够坚持原则,也都还读了不少的书。也更能与六部的少年打成一团。

    当然,功劳最大的还是以他舅父沙州宋家为首的原归义军文官集团。

    大舅父宋善通这两个月足足瘦了十几斤,全部是被张昭支使得团团转导致的。

    最后一部分的行政能力补充,则来自于凉州的僧官团。

    知僧官和都僧统这种这种佛门僧官由来已久,武周时期,为了打压被李唐王朝捧起来的道教,佛教开始在武则天手里兴起。

    从河西陇右到安西,都僧统之类的官员很是不少,等到吐蕃控制这里,更是信仰狂热。

    吐蕃赞普延续了唐代的僧官度,还加大了僧官的权力,最后到了归义军时期,河西各地都僧统等官职,也一并延续了下来。

    本来一般的政权,是调动不了他们的,但张昭是个例外。

    在他的要求下,河西凉州的知僧官,都僧统们不得不出来帮他迁移各地民众,安抚人心,这也是范质一路上看见许多行色匆匆僧侣的原因。

    同时在农业方面,张昭现在在凉州执行的政策,就是耕战一体的策略。

    现在开垦荒地和恢复屯垦出来的二百多万亩土地,以及五六百万亩的肥沃草场,并不会均分到了一个人的手里,而是会全部掌握在官府手中。

    只有家里出了男丁为张昭服徭役或者服兵役,他们的亲人们才能从张昭这里得到土地进行耕种和放牧。

    而且这些耕种的土地,也不会让他们自己独立的一门一户去生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