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4章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第2/6页)
正常的吗? 等张昭的视线回到安西,要是削李氏子孙手中的权力,把他们召回中原,那总要高官厚禄加勋位田庄优待吧? 这不比在安西当个小王舒坦? 要是不削,以李氏子孙为基础,并立向西,夏君夷民。 那李家子孙不得捞个三五个小藩国,这不比守着于阗跟中原对抗好得多? 而且李家这么忠心大朝,谁还能以域外胡人视之?更可以世代跟张氏皇族结亲,与国同休。 要是子孙争气,就在外面当藩国大王,不争气就退到中原做勋贵,享尽人间富贵。 这么一想,张昭都想过这种日子了。 同时想到这些,张昭对于调用于阗金国的物资和甲兵,也开始心安理得起来了。 李圣天就是在搭他的便车,在搞一笔极大概率大赚特赚的投资。 。。。。 十三日后,位于原安西四镇节度署衙的庙宇建好了。 大殿分为东西两殿,里面没有供奉任何神佛,供奉都是有名有姓,开拓安西北庭的英雄豪杰。 东殿是主殿,供奉以安西四镇节度使、威武郡王郭昕和伊西北庭节度使、宁塞郡王李元忠为首的安西北庭唐军英雄。 足足有六十七位,凡是都尉以上,能找到姓名和事迹的,都供奉上了。 此外还有上千神主牌位正在制作中,这些都是能查到姓名的安西北庭各族唐军士兵。 都供奉神像,肯定是放不下,因此只能制作神主牌位, 西殿是陪祀殿,供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