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7章 血火三国杀(起始) (第1/6页)
后晋开运元年七月底,辽国瀛州节度使刘延祚,再次派人送密信到达杜重威手上。 言及瀛州近日连连大雨,瓦桥关以北一片泽国,连幽州都遭遇大水漫灌。 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受不了这样的大水,加之惨败过后要稳定草原局势,已经回上京临潢府去了。 若是一个正常的帝王和将帅,只凭刘延祚的这封信,就能感觉到有问题。 因为刘延祚不过是一介武夫,暗中跟杜重威联系,已经有六七个月了,这耶律德光就算是個昏庸之主,至少也能有所察觉吧? 哪有谋反的事,来来回回商量六七个月还能保密的如此严格的? 而且,这刘延祚每次来信,都是如此的恰到好处,一次形势比一次有利晋国,就像是在层层加码一样。 但是很可惜,石重贵不是一个正常的帝王,杜重威更非一个正常的将帅。 他两丝毫没有觉得刘延祚有问题,反而觉得刘延祚确实是被逼的没有办法了,是真心想要投靠。 可实际上别说刘延祚就不靠谱,单是赵延寿的回复,就是天大的不靠谱。 因为赵延寿在辽国的身份是耶律德光的宠臣,两人都快以父子相称了,赵延寿已经官至范阳节度使,封爵燕王。 范阳就是幽州的另一个称呼,此时辽国还没有在幽州设立南院大王,但按权势来说,赵延寿几乎就是小一号的契丹南院大王。 这样的人物为什么要南归?你石重贵能给他什么更大的好处吗? 大义?父母之邦? 那就别更开玩笑了,大汉jianian赵德均的儿子,能跟你讲大义?他还有父母之邦这个概念? 就连此次,耶律德光不让赵延寿去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