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9章 风起河西 魂兮归来 (第8/9页)
往下看去的话,整个长安城的人几乎都被惊动了,无数攒动的人头,黑压压的从各方往大明宫的方向而去。 大明宫外,奏起了祭告祖先的雅乐,李唐二十一位皇帝神主牌位前,无数双眼睛的见证下,一面面戎装绘像,被请进了这座属于家庙性质的庙宇中陪祀。 他们是: 大唐河西节度使、河西副元帅杨公志烈。 大唐河西节度使、伊西北庭节度使杨公休明。 大唐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工部尚书、御史大夫、河西节度观察使、沙州刺史、蔡国公周公鼎。 大唐开府仪同三司、沙州都知兵马使、沙州刺史阎公朝。 大唐北庭大都护、伊西北庭节度支度营田瀚海等使杨公袭古。 大唐安西四镇节度观察使,尔朱公某。 大唐北庭大都护、伊西北庭节度使、宁塞郡王、李公元忠。 大唐检校尚书左仆射、御史大夫、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使武威郡王郭公昕。 一共九面戎装绘像,这是自吐蕃陷安西、河西以来,一直孤军坚守的大唐孤忠。 他们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开始抗击吐蕃,一直到抵抗到了唐宪宗元和三年(808),足足四十八年。 从总角童子抵抗成了垂垂老者,甚至他们最后都没有屈服,子孙一直在苦苦坚持。 而这之后,归义军,就成了接力者。 九面绘像被请进庙后,宋同义泪眼花花的站在庙宇前,他看着起码上万的长安百姓说道。 “老夫来时,河西陇右节度大使、武威郡王张大王曾嘱托某。 安西、河西、陇右将士不忘故国,今日得归,不单有白发郡王郭昕公这样忠臣的功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