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9章 金手指不是那么好开滴 (第1/6页)
夜深了,张昭还未睡下,浑身疼的跟要散架了一样,这教人弹棉花,简直比他上阵砍人还累。 而且经过今天一天的劳动,张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他栽种的这些棉花,好像跟他穿越前印象中的不一样。 现在他栽种的这些棉花,花朵瘦小,看着一点也不饱满,而且纤维粗短,棉籽去除远比他印象中困难。 难道后世的棉种是经过一代代的培育挑选的?张昭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这还是张昭对棉花了解的太少,虽然确实有选种培育的因素,但更大的原因是,现在普遍栽种于安西和河中的棉花,实际上是被称为粗绒棉的印度草棉。 而更适合纺织的长绒棉原产南美洲,细绒棉则产自中美洲,估计张昭这一辈子都见不到这两的踪影了。 而他能找到的,被称为粗绒棉的印度草棉或者叫亚洲棉,这种棉花的特点就是产量低,纤维粗短,去籽困难。 这也是棉花早在南北朝,甚至东汉都已经传入西域,但却一直没有流行的重大原因。 首先,这种印度草棉产量低,就导致了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它要和粮食争地。 因为要是产量高,农户就可以只抽出一点空地种一些,就能满足家庭穿衣保暖的需求。 而产量低,那就麻烦了,种个几亩地还不如不种。 虽然古代平民保暖是个大问题,但和吃饱比起来,保暖可以想的办法很多。 动物皮毛、破布都可以起到这个效果,哪怕是冬天一家人抱在床上不下来,靠人体取暖呢,那也比挨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