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200节 (第4/6页)
固政权方面,都是有益处的,对不对?”姜星火总结道。 朱高煦与郑和接连颔首。 “那迁都北京的缺点呢?”姜星火又问道。 这一点,郑和倒是敢说了。 “依我拙见,我便是北方人。”郑和接话说道:“北方缺粮缺人,需要大量、长时间地向北方移民,才能充实北方人口.同时北方粮食产量与南方相比低了不止一筹,哪怕移民后开垦荒地,产出的粮食也不足以供养军队和官员,必须要持续从南方运粮,这就会导致南北矛盾愈加尖锐。” “同时也会让缺乏皇权管束的南方士绅尾大不掉。”朱高煦补充道。 关于迁都北京的利弊,两人分析的基本是全面的,姜星火复又问道:“那南京呢?” —————— 隔壁密室。 朱棣笑吟吟地看着李至刚:“李尚书,简要说说吧,定都南京的利弊如何?” 李至刚看了一眼坐在他身后一直装聋作哑的夏原吉,无奈道。 “回陛下的话,定都南京,利自然是江南不缺粮而且能随时敲打江南,弊则是南北平衡不好维持,同时参考历代定都南京政权的经验,北方很容易会成为财政上的大窟窿,一旦北方被入侵,以南方人为主的朝堂上,肯定会选择放弃北方以减轻财政包袱.若是北方被放弃,想要北伐夺回来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作为一个松江人,李至刚真的对皇帝尽忠了。 我都已经背叛了我的乡土和阶层了,你还要我怎样? 朱棣却依旧穷追不舍,今天似乎就要盯着他一个人问:“为何不可能?李尚书不妨说说,朕很想听。” 李至刚看着这个逼仄的密室,心头一阵颤栗,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