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冠军_第六十一章 非典型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 非典型性 (第5/8页)

强一定会将他做替罪羊的。作为分管国奥的副主席,第一负责人也是他,逃不掉的。

    在四月初的北京,陈炜这个江南人感到了一股莫名的寒意,他竖起衣领,低头排开众人,钻进那辆属于他自己的黑色奥迪a6,绝尘而去。

    一个月前,当他如此掀起中国足坛的一番风暴时,会否想到了日后风暴会大到他收不住的地步?这个踌躇满志的青年人,刚跨出第一步,便感到了肩上那沉重的压力。

    最后还是陈炜放低态度,低声下气地去“求”邱素辉做出让步。又去和罗文强谈,希望足协能够本着“尊重人才,信任人才”的态度,给予邱素辉这个人才充分的自主权。当然,他也不忘拿中叙之战马上就要开打来“威胁”罗文强。“如果邱素辉不签合同,国奥队在这种情况下输掉中叙之战的话,那个责任我们谁都担不起啊!”他说这话,就是不想“把所有压力都自己扛”。

    应该说,中叙之战的临近促使双方重新回到了谈判桌前,并且很快就签订了上岗合同。邱素辉不再要求“绝对的权力”,而改为“尽可能的拥有带队自主权”。足协也不再紧抓着权力不放,而是答应除非形势万分紧急,不会干涉国奥队的事务。陈炜成功地充当了一次和事老,帮助国奥队稳定下来了局面。

    当双方在合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时,他总算可以在这一个月来,第一次好好睡上一觉了。

    国奥选帅终于尘埃落定,邱素辉当之无愧成为国奥队新主帅。各家媒体又开始宣扬,中国国奥从此告别沈卫国时代,步入了邱素辉时代。

    尽管知道邱素辉的当选是意料之中的,李延心中仍然不大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