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75 (第4/4页)
再给太子装一匣子。” 杨靖道:“好了好了,你们都有赏。时候不早了,早点回去歇着吧。” 皇上下了逐客令,太子便带着杨健行礼告退了。 杨靖道:“两个孩子越来越懂事了。” 萧沧海心满意足地摸着肚子,道:“只盼他们兄弟友爱,齐心协力,将来不愁大盛不兴旺昌盛。”但愿肚子里的这个也是懂事的。 杨靖对杨荣这个儿子是很满意的。杨荣容貌像他,性格却没有他这般锐利进取,反而比较稳重温和。 这样也好。大盛重新统一不久,前些年一直穷兵黩武,征服胡人,日后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只要杨荣将来政令稳定,踏踏实实地治理国家,不愁大盛不能再稳定百年。 陆濯携上百寒门士子联名上书,通过蔚相之后传到内阁,上达天听,初时还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在意,直到皇上因此颁布了一道‘科举法’,不再通过士族举荐而以层层删选考核的方式选录人才,并以此来任命官员,才引起了轩然大波。 科举法打破了以往士族对朝廷官员的垄断,让南北士族都慌张起来,反对的声音极大。 但盛辉帝也不是没有支持者,地位崇高的蔚相就是最坚定地拥护科举法的人。他为相二十载,门生无数,即使其中有部分追随家族者,但大多数还是支持蔚相,或因此保持中立的。而且盛辉帝帝威极重,一言九鼎,独断乾坤,且酝酿多时,前期铺垫已经成熟,因而这些反对的声浪也抵不过盛辉帝推行此法的决心。 如此,朝堂上争论了一个多月,最终众臣还是妥协,接受了科举法,并于明年开始施行。 旨意传达到各州、郡、县,引起渲染大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