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8节 逆转 (第2/6页)
慈身侧的护军见势不妙,早从马上飞扑而到,一把竟将太史慈扑落马下。 众人惊愕。 那箭虽快,但距离尚远,他们根本不认为那箭能射到太史慈,更没想到武功高超的太史慈竟会被人扑落马下。 “箭!” 已方军阵陡然一声厉喝。 喝声有如雷霆轰鸣,太史铁骑正在茫然间,闻言迅疾弯弓搭箭射了出去。 对方有人摔落,亦有人挽弓回射,白扎骑兵冲势不停。 太史铁骑多经阵仗,乍逢惊变,还是下意识的提盾遮掩对方的箭雨。眼见对方如同雪球般的滚动过来,太史铁骑的众骑兵右手已摸到了马鞍旁的投枪。 距离急缩,已快到使用投枪的距离! 骑兵对战,本要在冲刺途中不间断的对敌人造成最大的杀伤。 长距离用羽箭、半程投枪;近则枪刺、接战短刀。这些本是骑兵交战的固定套路,华夏自商周后少用车战,战国秦汉时期由车战转为马战后,骑兵的出击基本不离这几样。 等隋唐之后,铁器铸造业蓬勃发展,才在盾甲、兵刃上更加的精益求精,直到西夏的李元昊的“铁鹞军”出现,几乎将人马捆在一起,如同骑兵中的装甲坦克般,才算是将疆场骑兵的配制发挥到巅峰之境。 但那造价也是极为高昂。 如今三国骑兵的防御不过是寻常的扎甲,但在攻击方面的技术完全趋近成熟。 无论丹阳骑兵还是太史铁骑,配备均是完善,训练亦是有素,作战亦是半约定俗成的cao作。 抵挡住对方羽箭射来的那一刻,太史骑兵心中均有一个感觉,对方射来羽箭的劲道或许稍高于丹阳骑兵,但也没有到惊人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