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分守己当昏君_安分守己当昏君 第13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安分守己当昏君 第137节 (第4/5页)

待的是十三年前在这座大殿中发生的事件,能够再次历史?重演——

    宣和七年,先帝下了罪己诏,接着就忙不迭(甚至不惜装一把瘫痪)写下退位诏书,将皇位甩锅出去,自己向南逃窜。

    朝臣们:说实?在的陛下,这些年你像极了先帝的样子,曾是我们最大的痛苦。

    但现在,我们真正需要你效仿先帝的时刻到了!

    然而?,一如既往。

    皇帝永远走在跟他们背道而?驰的路上。

    看起来不但没有下罪己诏的意思,甚至还很委屈,提起了当年登基旧事,直言你们不都是劝进朕登基的人吗?

    甚至最后还来了一个神情和语气都特别欠打的反问:“啊?”

    凡是当年劝进康王登基的朝臣,通通想吐血。

    哪怕知道眼前这位皇帝真芯子的人们也不例外。

    比如李纲老相公:就算是在演排好?的剧本?,但架不住这世?上的实?话它伤人呐!

    光武中兴……

    虽说登基诏书也好?、年号也好?,肯定都是要挑好?的典故来写,但在古往今来的明君里,特意选了光武帝,自然是寄托着北宋灭亡后天下臣民?的心?声:他们需要一个光武帝刘秀这样的皇帝。

    然而?……

    其实?当年天下大乱,神器之归并非只有完颜构一个选择。

    比如太祖一脉的赵子崧,还有魏王赵廷美(赵匡胤、赵光义之弟)一脉的赵叔向。都曾经流露出想要争夺皇位的意思。

    只是绝大部分朝臣还是向着康王靠拢。

    一来,康王是近属之尊,礼法上顺位继承第一人。二来,当时宋钦宗脑子一如既往不好?使,还奢望这个弟弟率兵勤王,就给他封了个兵马大元帅……

    许多朝臣被这两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