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 (第5/5页)
此次出行,你多留意阿蘅姑娘。她是受人威胁侍奉大师的,恐怕幕后之人会强迫她做更加危险的事。” 初云点点头,表示应允。 秋日大祭,女帝率半数以上的文武大臣巡幸,一则祭天,二则巡查民情与农田收获情况,三则游乐,大臣们陪着女帝一起玩,大臣的夫郎陪着宫中贵君们。 法旸大师随扈出行,重要任务就在祭天这一环上。作为神职人员,他的职责便是代君王与天地神明沟通,通过祭天来表达苍生对于上天滋润、哺育万物的感恩之情,并祈求皇天上帝保佑子民,为天下百姓祈福,这也代表着君权神授的正统性。 祭天当日,日出前七刻,斋宫钟鸣,女帝率领群臣登上距京城三百里处的云岚山最高峰圜丘坛。圜丘坛东南燔牛犊,西南悬天灯,烟云缥缈,烛影摇红,法旸大师已在此处打坐一整夜。他身着五条法衣,头戴三宝毗卢冠,脚踏七星揽月芒鞋,在晦暗的晨曦中,浑身散发着微微的荧光,端的宝相庄严,不可亵渎。 仪轨开始,法旸引着女帝迎帝神、奠玉帛、进俎、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撤馔、送帝神、望燎,礼成。 每逢祭祀,于陈祭器之后,即令御史会同太常寺官遍行巡查,凡陪祀执事各官,如有在坛庙内涕唾、咳嗽、谈笑、喧哗者,无论皇室、大臣、官员,即指名题参。由此可见,帝王对君权神授天子权威的重视。 祭天大典后,便是大宴群臣。在宴席上,女帝对法旸大师表示感谢,并对其深厚的修为、渊博的学识,甚至是俊美的法相都夸奖一遍,并提出愿以国师之礼,上嫁胞妹吉安公主,许以高僧为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