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家书_分卷阅读24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2 (第3/4页)

地理位置完全无法和南京相比,它依山临水,有天然屏障,据险以持,外行人看似乎是个天然要塞一样的地方,但其实学过以后就知道,这儿处于长江的弯道处,两面背水,一面临城,完全无险可守,却又不能不守。没有什么船能一下子运走全城的军民,若遭到攻击,不拱手送城,就只能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啊,meimei,天然的绝地,我们退无可退。

    更可怕的是,日军为了占领南京,从东南北三面斥大军来围,光看着地图上的行军路线,都能让我们这群当兵的脊背发凉。

    我几乎可以想象当时的场景,在唐生智将军提出,南京他来守时,是抱着怎样的心情,而跟随着他的,则是刚从淞沪会战退下来,没有经过休整就马不停蹄赶来保卫南京的十四个师十余万将士。

    南京我来守。

    城南中华门,雨花台,黄山顶;城北幕府山,下关和平门与玄武湖,城东中山门和城西莫愁湖清凉山一线,十余万将士在四位将军的带领下兵分四路严阵以待……我们几乎看不到希望,但是却又充满了希望。

    十二月五日,南京保卫战正式打响。

    日军的飞机轰炸四天后,洒下了最后通牒,要求我们在十二月十日中午之前投降,否则就大举进攻,这当然没人理会,虽然实力悬殊,但我们绝对不会不战而降。于是第二天,日军华中地区司令官松井石根下令攻城。

    二十万,对十万。

    若是南京保卫战不是血战,那真的再也找不出一场血战了。

    你能想象吗,如此悬殊的战斗,仅仅前三天,就有七千多个日本鬼子在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