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_第二百四十七章五路伐夏之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七章五路伐夏之备 (第3/4页)

键的。”

    “两位不愧是朕的肱骨大臣,忧朕之所虑,思朕之所想。”赵桓道,“关于铜铁锻造,朕有司马爱卿,朕记得司马爱卿对铜铁锻造之法,专门著书一部,名为《冶志》!”

    司马琦道“臣的确集先祖之精华,写了这部书。”

    其实中国的冶铁技术,到了北宋有很大的发展。

    铁量大大增加,就徐处仁今年年初上报上来的去年一年冶铁总量统计,高达13000万公斤,包括了兵器和所有铜铁钱币。

    这个数字比基佬国第一次完成工业革命后的钢铁产量还要高。

    但这对于一个人口过亿的超级大国来说,并不算什么,赵桓认为还有大大的提升空间,华夏地大物博,资源矿产多得是,不愿意挖本土的,就去挖其他地方的。

    总之,先进的技术才是关键。

    赵桓道“如此这般,这部书是否有在军器监、铸钱监、三司铁案发行下去?”

    皇帝这话一说,大臣们都沉默了。

    赵桓疑惑地看着他们“可是有何难处?”

    司马琦道“回陛下,臣已经将《冶志》呈报工部、军器监、铸钱监、少府监。”

    赵桓心下立刻明了,想必是这些部门原本各个都是大佬,仗着自己在自己的行业里积累了百年经验,瞧不上司马琦的《冶志》。

    赵桓道“既然都给了,那各位便好好完善,古语有云,变则通,通则达,学无止境,朕欲诸卿共勉之。”

    “陛下圣明,臣等受教。”

    既然皇帝都表态了,且没有继续追问下去,那各部门老大回去也该好好反省一下,该接纳的接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