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3 (第2/4页)
,一五一十平静的复述道“硌邺之役舍弟率一万精兵引蛇出洞借助天业之险与司马云朗形成包抄之势,此一役舍弟前方涉险浴血奋战司马云朗的大军迟迟未至,致使一万精兵全军覆没。 据军中士兵佐证司马云朗此间会见齐国军师文昊,此为其一。 舍弟为先锋,首仗告捷,司马云朗与舍弟帅帐之中发生争执,其后暂卸舍弟军中一切职务,建业之战,尸横遍野,此一役八万士兵全军覆没,其间司马云朗与文昊亦有书信往来,此为其二。 班师回朝,建业告捷之际,司马云朗自言舍弟战死沙场,是他与李述自建业戈滩运回舍弟的尸体,舍弟出入沙场五年并非打遍天下无敌手,但若想无声无息置他与死地亦绝非易事,除非是他亲信之人。 仵作验尸舍弟致命之处并非全身刀剑之伤乃为金针刺脉而亡,乃李述的八字金针,此为其三。 舍弟驰骋沙场御敌报国,今惨死建业戈壁,英年早逝,万望皇上还舍弟一个公道。” 扶黎透过红绸软幔望着面色铁青的萧玦,唇角微扬,这是一步死棋,一则通敌叛国历来是历朝历代十恶不赦的重罪,不得不审;二则雁月与齐国缔结秦晋之盟,休战言和,今齐国天师文昊在场,旧事重提,通敌叛国?等于当面撕毁盟约,不能审。 “此乃雁月国事,在下身为齐国使臣理应避嫌。”文昊年纪轻轻位极人臣,深藏不露,沉稳老辣,闻听此言倒是潇洒磊落,不欲细究,起身对着上首一揖“硌邺之役,若非云朗兵分三路,声东击西,巧借邺山天险,雁月覆灭的可不止一万精兵。 战火暂歇之际,我曾私下约云朗二月初四邺山宿垆亭会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