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4章 (第2/3页)
然没被授予任何军职,但神机妙算,其排兵布阵之策,总有四两拨千斤之奇效。看似岐军一路高歌猛进,但其实是我方知道敌众我寡,并不在劣势地形里正面迎战,用很少的代价切断了岐军从其他几个方位攻入沥都府的可能性,让他们只能从斜阳谷进攻。 军中关于这位军师的存在越传越神,称他有诸葛亮转世之才。 可倘若让大家知道这人是谢却山,恐怕就是另一种极端的口碑了。 谢却山费尽心思隐藏身份,就是怕自己的存在引起一些非议,扰得军中人心不稳,所以便当个幕后军师,只有宋牧川和部分禹城军知道他的身份。 他行事向来低调,今日如此与宋牧川争执,实在是因为粮草的事情已经迫在眉睫。城中粮草并不充足,岐人在沥都府掌权时,为削弱我军防御能力,早就将粮仓搬空。众将士起初还能靠士气支撑,可总让大家饥肠辘辘也不是长久之计。 谢氏将家中所有储粮都捐了出来,也带动城中富豪乡绅捐粮,但架不住兵临城下,人心惶惶,南逃者众,物资流失严重,最终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谢却山提议带人绕后穿插,劫了岐人的粮应急,但此举胜算太小,被宋牧川果断驳回了。 谢却山反问——那你有什么好法子? 宋牧川也说不上来,他是没有办法,可也不能做送死的冒险之举。自古以来守城战在粮草上都是艰难的,但也只能硬守。更何况,倘若援军到了,那困城之围自然迎刃而解。他干脆做了一回独裁者,就是不同意,也不等谢却山再辩,就先跑了。 就在谢却山焦头烂额之际,收到了一封来自蜀中的信。 信中写道:“却山小儿,劫我粮仓,此仇不报,恨意难消,原地等我,秋后来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