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宗泽之死篇 (第4/7页)
不鸟他,谢亮留在西夏国好几个月,只与西夏签订了一个互不侵犯条约。不过李乾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根本没把这个条约放在心上,因等谢亮回国时,西夏军就尾随其后,袭取了环庆路的定边军。 本月,在大金国中京道、原大辽国南京道的宋徽宗赵佶写信给完颜宗翰“唐太宗恢复突厥,最后黄巢起义,突厥旁支沙陀人拯救大唐。冒顿单于在白登放了汉高祖,最后南北匈奴分裂,呼韩邪单于得以依靠汉朝。而近世耶律德光灭后晋,将石氏一门斩尽杀绝,致使天下大乱,契丹人也不能占据中原。近日听说我的儿子赵构受众人拥戴称帝,这是我赵氏祖先恩泽在民。如今大金何不效仿唐太宗、冒顿单于,受兴灭继绝之名,又享岁币玉帛之好?与我宋朝议和,可让子孙享万世之利呢” 1128年7月1日,70岁的宗泽终于支持不住了。他是一位老人、一介文官,身体本就一般。近两年来,先是金军灭宋,接着他独自留守开封城。坚持抗金。这些不仅是劳累。更让他心情动荡。 人老了,活的不仅是身体。更是心情。宗泽在这种困境中还得面对自己皇帝的冷漠,他的报国热情变成了忧国伤痛,之前有多么的热,这时就有多么的冷。他病了。忧愤成疾,后背发疽…临终前,诸将围绕在病榻边,听他说出最后一句话“我以二帝蒙尘,愤愤至此。汝等如能歼灭强敌,以成主上恢复之志,我死亦无恨” 众将痛哭失声。齐声回答“敢不尽力”接着他们听到了宗泽微微叹息,在吟诵杜甫描写一代名相诸葛亮的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