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第4/4页)
冲斗胆请王上选拔贤良之官吏,用于四国之地;调拨钱粮以安难民,废除四国之苛政,施行秦之仁政。 王上,周冲以为四国一下,只余楚国,楚国虽大,破之也不难,这天下大局已定,大秦律法过于苛猛,周冲以为是猛政中的猛政,在于列国征战不休之际有奇效。 商鞅变法,轻罪重罚,法不当其罪,征战之际,天下所苦者征战也,而不是律法。 四国一灭,天下大定,当还百姓以康宁,若不弃猛政而施仁政,法当其罪,则百姓所苦者秦之法也!周冲狂悖之言,还请王上明察。 ” 秦国之所以在短短地时间内就灭亡,和他的律法有很大的关系。 商鞅变法实行的重奖重罚,轻罪重罚,这在战争年代不会有问题,原因正如周冲所说,老百姓最苦的莫过于征战,对于律法之轻重倒不怎么放在心上。 一旦到了和平年代,要是不修改律法地话,那么问题就来了,老百姓会猛然发觉原来秦法如此之不便。 后人不明此中变化,在评点秦朝之得失时,直斥秦法太过苛暴,却不说为什么同样的律法适用于征战年代,却不适用于和平时期。 正是基于此点,贾谊指责秦始皇没有“因时而改政”,可谓中肯之评,时代已经变了,施政就该变一变了。 周冲这话可谓击中了秦法的要害处,秦王脸上变色,愕然看着周冲,问道:“周先生以为大秦的律法就如此不堪?”商鞅之法施行了一百多年,秦国越战越强,全赖此法,周冲却指出其中地过失,秦王没想过此事,乍闻周冲之言,心中震惊,语气颇为不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