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之机铠_第二百零七章 开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七章 开导 (第2/10页)

    先看连弩,第一0四回,孔明逝世前把这种武器传给了姜维,书中说“其法长八寸,一弩可十发。”上也有“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的解释。由此推断,这种武器的个头儿不算小,行军携带也不方便,孔明出祁山北伐时,因路途艰险,没有用它来装备部队,所以没有用于实战,直到诸葛亮去世后,才在蜀国批量地生产了一点。由于连弩杀伤力极强,把它作为守城的武器是十分理想的。后来,钟会率领大军进攻蜀国的时候,诸葛亮的连弩发挥了巨大作用。奇怪的是,至今流传下来的却是一弩一箭的小型弓箭,武侯的十矢弩神秘地消失了。

    木牛流马在第一0二回,即孔明六出祁山时才出场的,而中,则有蜀汉建元九年(公元231年)孔明第四次北伐的粮草“以流马运”的记载,甚至还涉及到制作方法和尺寸比例。书中说,木牛流马这种工具“载多而行少”,“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每牛载数十人所食一月之粮,人不大劳,牛不饮食。”正如后人所幻想的那样,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

    诸葛亮是一位机械制造的行家里手,他的妻子黄氏也是一位发明家,民间传说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说她发明了一种可以用来推磨的木头人,只要开动机关,那木头人儿就不知疲倦地推起石磨。如果传说成立,那这个木头人儿便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机器人。

    当然,中国的历史上,还有徐徐多多的机关巨匠,并非墨家和诸葛亮两者。还有一个大家都十分熟悉的人,那便是鲁班了。只是和墨子和诸葛亮不同,鲁班醉心的机关之术上面,并非利用在战争之上,而是运用在了生产之上。春秋战国时期,鲁班在从事伟大的营造和工具发明之余,还发明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