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_第145章 蜀中之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5章 蜀中之弊 (第3/5页)

道:“以大汉之强盛,朝廷之威严,蜀若降服,必归其治,焉能脱离。只是臣以为,蜀积弊已深,倘如范相之言处置,无异于朝廷接收其弊。那样,朝廷或可遽得蜀地之安,但同样将隐患埋下!”

    “你是意有所指啊!”刘承祐嘴角扬起一道弧度,道:“说说看!”

    赵普道:“范相所拟几条,其中安民、剿盗、抚军,皆可施行,并且当速行,此大利于蜀中治安。”

    “看来你觉得,不当善待蜀君臣了?”刘承祐轻笑道。

    赵普还是摇摇头,说:“对蜀主一家,稍加礼待,以彰陛下仁德与宽容,并无不妥。只是对蜀之官吏、权贵,还当区别以对待。臣尝出使蜀中,稍察其弊。

    常年以来,因孟昶对臣下宽待乃至放纵,使得蜀国权贵、官吏大肆敛财并土,这几年尤甚!自宰臣以下,骄奢yin逸,贪图享受,其财产何来,都是通过榨取百姓,吸吮国力。此乃痼疾,这些人,如不趁灭国之际,经纶构造之初,加以甄别整饬,而一概接收,长此以往,朝廷之蜀地,与孟蜀之国何异?”

    赵普的话,算是说到刘承祐心坎了,望着御苑秋景,捡起一颗碎石,丢入湖间。刘承祐说道:“这两年,武德司与军情司关于蜀中军政民情的汇报,朕也看了不少了。成都天府之国,蜀中富庶繁荣,但其财富,多集中于何人之手?权贵、官僚、地主、商贾!近年来,蜀国匮粮,但其境内,真的缺粮吗?如果不缺,粮食又在谁的手里?

    多年以来,贫者小民,虽不至于无立锥之地,且得益于国势平稳,故有其安宁。然其安宁被大汉打破之后呢?土地兼并,日趋严重,流民滋生,治安恶化。当权者,无不逞其凶而掠民产,夺民田,是以蜀中有今日之乱象也!

    朕取蜀地,如不改弦更张,消其弊端,异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