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78章 军务 (第2/4页)
在第二批吧,东进走居庸关,先至幽州,由慕容延钊统领统率!”刘承祐吩咐着。 “是!臣等稍后即商议安排!” “朕召二位来,是有两项安排,一时拿不定主意,你们给朕参详参详!”看着二人,刘承祐轻声道。 “陛下请讲!”柴赵二人闻言,都打起来了精神。 刘承祐道:“山阳这边,边备调整,诸军军使,多有任命,唯缺一统筹之人,朕思虑不定,二卿可有人选可荐?” “陛下,山阳新下之地,情况复杂,直面契丹,需以一智勇兼备的宿将!”赵匡胤说道。 “那你说说看,谁能当此重任?”刘承祐看着他。 赵匡胤也抬了下眼,少做斟酌,说:“杨业久镇雁门,统军经验丰富,又熟悉当地风情,了解辽军,是最合适的人选!” 闻言,刘承祐摇了摇头:“杨业能力自然是足够的,但毕竟太年轻了,怕还难以担任方面之任!” 刘承祐这话,是言不由衷了,他刘皇帝从来不是个看中年龄、出身、资历的人,说到底,对杨业,是另有想法。 被否定建议,赵匡胤又道:“飞狐军使王审琦,其同样久镇边关,戎事练达,臣发兵蔚州之时,观其厚重而有谋略,是大将之才,可委重任!” 瞟了赵匡胤一眼,若没有记错的话,这王审琦可是“义社十兄弟”之一。早年,发于禁军,作为青年俊杰受到提拔,后来调任边关,一直同杨业在搭档,与赵匡胤没什么交际。如今看来,二者又联系上了,这就是所谓的历史惯性? 偶然的杂念迅速被摒除,刘承祐仍旧摇摇头:“王审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