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84章 挖好坑再走 中 (第5/5页)
?李世民在太原还召集到2000玄甲精骑,想来都是富庶人家的精壮武人。” 理想的府兵制其实是需要一个军事贵族阶层作为核心的,而且府兵制理论上是从地主富农中挑兵,实际上就是让富人和上层社会承担兵役。 作为回报,国家自然要把做官的权利奖励给军事贵族和府兵了。也就是说,若要官,先当兵! 因此府兵和科举制度是天然对立的……在隋唐时期,科举出身的官员占比很小,唐朝从开国到灭亡,一共举行了266次进士科考试,入取了六千多人,平均每科不过25人。而在唐初府兵制没有败坏的时候,要考上进士恐怕就更困难了。 而宋朝科举大兴,民间的富裕阶层大多习文弃武,根本不可能充当府兵了。 如果真的要恢复府兵制,那就必然要大幅减少科举取士的人数,同时重建军事贵族。 纪忆说:“白波武家本就是皇封的义门,相州韩家更是一等一的豪门,大名潘家是开国勋贵,就连阳谷西门这样的家族也是一方豪强。若是府兵真要大兴,对他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啊。” “原来如此,”吕嘉问点了点头,自言自语道,“不过这样的府兵,却不是我大宋需要的。” 听了吕嘉问的言语,纪忆心下已经知道,府兵的试验看来是必行的了。 只是这宋朝的府兵,是无论如何不能背离“重文轻武”和“以文御武”的大原则的,同样……也不可能有均田制! “忆之,”吕嘉问这时又道,“你荐的那人叫朱勔是吗?” “正是,他家是平江军第一的营造世家。” “行!”吕嘉问点点头,“你推荐的人老夫是相信的,不过考核还是必须的,你带他进来,老夫亲自考考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