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3章 大道 一 (第3/5页)
出要尽斥新党jianian臣的意思。 这个月章惇五次请郡都被他拒绝,就已经说明了一些问题了。 谁都知道赵佶厌恶章惇——章惇不让他做皇帝啊!可是赵佶现在却一再挽留章惇,而且在旧党元老中只提起一个韩忠彦摆在了次相的位子上。 凡是明眼人现在都能看出来了,赵佶的路子是新旧相搅,不会让旧党得意的。而新旧两党在朝中互相斗争的结果,就是圣君赵佶掌握一切了。 更让韩忠彦和范纯仁这些元老重臣们担忧的是,如武好文这样的新一代进士中的佼佼者,都或多或少接受了“圣君”的理念。这也是韩忠彦要让武好文去拜侯仲良为师的原因。 顺便说一下,理学在这个时期,因为保留了“虚君”的路线,所以还没有成为“圣君”们手中有力的思想武器。要不然程颐的全部著作就不会在崇宁元年(1102年)被宋徽宗下令追毁了。 “侯师圣和东上閤门副使武崇道论道是怎么回事?” 范纯仁这时把话题转向了“南城书院论道”了,这事儿是范正思告诉他的,同时还说了武好古想要拜访请教的事儿。 韩忠彦也知道这事儿,是武好文报告的,而且他也知道武好古的目的是什么。 他斟酌了一下,然后道:“论了‘约’。” “论出高下了?”范纯仁问。 他的儿子范正思其实已经把“南城书院论道”的来龙去脉都说清楚了。不过范纯仁还是有点不信——一个吏商近幸,怎么可能和精通关洛之学的大儒论“约”呢? “高下?”韩忠彦顿了顿,“本就是一个道,怎么分高下?” “商约”和“乡约”本来就是一条道的两个分支。说穿了,这两个约都在践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