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4章 大儒 一 (第4/5页)
不出头,那就宋朝海商就很难打破阿拉伯人在马六甲以西的垄断。 同样的,如果只有商人往外走,儒家博士不跟进。那么定居海外的商人和他们的后裔就有可能被绿化。而且汉族商人没有儒家信仰和武装博士支撑,容易变成一盘散沙,成为土著和阿拉伯人欺负的对象! 比较理想的状态,就是商人走到哪里,儒家书院就应该开到哪里!书院开到哪里,官方的使馆就应该设到哪里。亦商亦盗的海商,一手五经一手宝剑的博士,代表大宋官家去忽悠人的使臣,三者互相配合,才能取得最好的扩张效果。 而现在,阿拉伯在南洋、西洋的开拓就是商人加阿訇的模式。相比之下,宋商少了儒生的支持,就不免落了下风了……现在想要扳回来,那就只有加上大宋的使团了。 西行巴格达的使团,完全可以在半道上停留并且拜访沿途国家的君主,还可以取得在沿途港口城市设立儒家书院的官方许可。 有了书院,汉人海商就有了组织,有了思想了,就能要求土著和天方教商人尊重儒家的信仰以及生活习惯,尊重儒学自由传播的权利了! 武好古要建立的可不是一间间独立的书院,而是由大博士团和小博士团管辖领导的书院群,可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而且也不是只有传播圣人大道的“五经博士”,还会有专门负责以德服人的武装博士。 传播真理和开拓航海的办法都已经有了。钱嘛,现在有不少来钱的路子。那么就只剩下一个问题了,要怎么成立博士团呢? 送走了白思文,武好古回到自己的市政所,坐在书桌后面,捻着眉心,开始思考这个难题了。 要发起儒家博士团,就必须先有个响当当的儒家书院吧?教小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