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节 (第6/10页)
楼朱红的檐角下悬挂铁马风铃,传来动人心魄的嗡鸣,她感受着莫高窟的召唤,不由自主地向此处靠近。千年间,人们就是这样摩肩接踵,将短短一生刻在石壁之上。 眼里不知何时含满热泪,怕被笑话,杭柳梅别过脸悄悄抹去。到了地方,谈笑风生的同事们严肃起来,背着纸笔工具钻进不同的洞窟开始工作。 祁绣春带着杭柳梅攀爬上去:“小杭,这么多窟够你先熟悉一阵,我那边还有没修复完的泥塑,就不陪你看了。反正这里面都是咱们自己人,有事找谁都行,听见了没?别总不好意思说话。”杭柳梅点头,祁绣春背着包风风火火地离开,沿路打了一串招呼。 杭柳梅的注意力早就在正画画的同事身上了。 所里规定进窟不能用蜡烛和油灯,更不能像之前来的那位大画家一样将纸覆盖甚至钉在壁画上作画——这是要遭人唾弃的。因此大家临摹全靠不厌其烦地仰头低头,凭眼力抓取造型神韵。 不仅颜料和纸得省着用,连光都是借来的。有的洞窟浅,光线能直接照进来,稍微深一点的就得把镜子放在洞口折射阳光,还得时不时随着太阳运转调整角度。有时甚至镜子都不够用,就把白纸钉在木版上替代。 现在这月份,窟里冷得渗人,画一会儿就得搓搓手跺跺脚。但他们痴迷此道,一旦画起来,就什么也顾不上了。 当前的 285 窟是一座西魏时期开凿的洞窟,以“褒衣博带,秀骨清像”闻名。 一整座洞窟都被画得满满当当。中西异域, 佛道诸教, 各路菩萨、飞天、神怪原本隔着万水千山,却在方寸里相遇。曾经的供养人和画匠在这里寄托信仰,杭柳梅一无所求,只是看到就足够欢喜,神性和人性在一念之间,不分彼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